2024年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扎拉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,按照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决策部署,全面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,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,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。
一、工作开展情况
(一)强化组织领导,压实法治建设责任。坚持把法治建设摆在全乡工作的重要位置,将法治建设纳入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,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扎拉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。定期召开专题会议,听取工作推进情况和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。2024年,听取法治建设汇报4次,研究审议法治建设事项9项。
(二)加强普法宣传,提升干群法治意识。一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学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,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,推进法治学习常态化。2024年,通过党委会议、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开展法律学习10场次。同时,要求各级干部利用闲余时间深入学习《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》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》等书目,真正做到了读原著、学原文、悟原理。二是坚持因地制宜,分类指导,结合不同年龄、不同人群特点,以及扎拉乡的实际,研究制定《2024年普法宣传活动方案》,以“三月法治宣传月”、六月平安宣传周、“9·16”平安宣传日、虫草采集期间、“乡村振兴、那曲奋进”、“三个意识”等活动为契机,深入各村以群众喜闻乐见、通俗易懂的形式,线上线下大力开展主题鲜明、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。2024年,乡村两级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10场次,开展农牧民法治宣传教育30余场次,开展个体工商户专题普法2场次,开展流动人口法治宣传教育2场次,开展寺庙僧尼法治宣传教育6场次,组织全乡干部、项目施工队、群众代表、学生代表、商户代表参观法治宣传示范街开展普法宣传教育2场次,制作普法宣传纸杯20箱,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品1000余份。三是常态化开展“精准普法”工作,接力学校服务管理教育职责,按照《扎拉乡学生网格化教育管理工作方案》,组织冬季运动会民族团结杯足球联赛,普法宣传2场次,涉及青少年240余人。四是充分发挥请假外出村“两委”作用,前往拉萨、那曲、比如搬迁户群众家中,面对面讲解政策法规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,做到宣讲工作不漏一户,实现全覆盖。
(三)严格依法决策,规范权力运行机制。严格执行“三重一大”制度,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,对重大决策事项,广泛征求司法局、法律顾问等意见建议,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,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合法。2024年,召开“三重一大”会议研究事项483项,向社会公开信息483条。
(四)注重矛盾化解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,建立常态化滚动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,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;建立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,亲自接待群众来访,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。2024年,针对重点行业、重点领域开展涉稳风险隐患和基层矛盾纠纷排查150余次,化解矛盾纠纷6件,调解成功率达100%;乡主要领导严格落实信访坐班制度,日常接收群众来信来访高效解决群众诉求,并定期进行回访。
二、存在问题
(一)法治意识有待提高。部分干部对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,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,存在重行政手段、轻法律手段的现象。部分群众法治观念淡薄,依法维护意识不强,存在信访不信法的情况。
(二)普法队伍能力不足。个别普法人员履职意识不高,对法律法规和法律理念了解不深,在普法过程中无法准确传达法律信息。
(三)法治宣传方式单一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式单一,一般以悬挂横幅、张贴标语、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,造成群众只知法律名称而不知其内容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思路
(一)加强法治教育,提升法治素养。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将其作为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,通过专题学习、案例分析、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,不断提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。加强对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,创新宣传方式方法,利用扎拉乡抖音平台、文艺演出、身边事案例分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开展精准普法,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。
(二)加强法治培训,优化队伍建设。加强对基层普法人员的培训,不断提高普法人员的工作素质和普法水平,配齐配强法治宣传教育专兼职人员,进一步加强普法队伍建设。主动把驻村工作队、一村一警人员吸收到普法队伍中来,充分发挥法治宣传队伍的示范引导作用。
(三)创新宣传方式,增强普法实效。结合扎拉乡实际,针对不同群体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活动。加强对老年人、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普法宣传,组织普法队伍开展送法上门服务。
中共比如县扎拉乡委员会
扎拉乡人民政府
2025年3月31日
附件: